1、幽门包块: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。幽门狭窄的成功治疗是本世纪外科手术的伟大成就之一。根据地理、季节、种族,有不同的发生率。欧美更高,5~8的发病率为。多为患者,男女比例约为4 ~ 5 ∶ 1,甚至高达9∶1。多见于首先胎,占总病例的40 ~ 60%。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,看胃蠕动波、可触及幽门包块、喷射性呕吐三个主要体征即可确诊。其中,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触摸幽门包块。
2、腹胀:即腹胀可由肠腔、腹腔内空气积聚、积液、腹部巨大肿块或腹肌无力引起。小儿腹胀多见。
3、幽门肥大:幽门是胃的出口,是通往肠道的“关卡”。由于幽门肌异常增厚、肥大、水肿,导致通往肠道的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肠道。胃部肌肉收缩强烈,由于奶块进入肠道阻力大,所以从口中回流。这样,生病的孩子处于“饥饿”状态,势必越来越瘦。
4、幽门溃疡:病理生理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,胃酸普遍升高。幽门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,饭后胃脘痛常见,对抗酸剂反应差。容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、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。本病易复发,与幽门管平滑肌收缩功能障碍,溃疡愈合困难有关。幽门管位于胃的远端,与十二指肠接壤,长约2厘米。幽门溃疡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,胃酸分泌更高。幽门溃疡胃脘痛节律不明显,药物治疗的效果差,呕吐常见,易发生幽门梗阻、出血、穿孔等并发症。
相信你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。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,可以随时咨询惠州友禾医院在线医生,在线医生将为您提供详细、专业的答案!